段氏宅

        段氏府,又称兴贤庄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庄园,位于英山县南河镇灵芝村维椒湾,坐北朝南,地处英山县南大门,靠近蕲春、浠水两县,与英浠公路连接,距县城约15公里。为候初知县段昭灼的府第及庄园,始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后不断续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中轴对称布局,有二路两进院落,各路均有门厅、前堂、后堂及左右厢房。通面阔九间47.25米,通进深36.27米。主体建筑均为梁架为芏架。天花大多采用菱角轩。石作多汉白玉材料。山墙脊饰长龙,墀头变化多端。檐下有砖砌斗及栱花鸟人物故事彩画。    

        “段氏府”是革命遗址、古建精华之代表,市英山的重要的红色景点之一。

        段氏府在革命战争年代承载着光荣的历史使命,由于它的地理位置方便,建筑面积大等特点,从1931年至1947年期间,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七军,以及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都多次在段氏府宿营和成立临时战斗指挥部。1931年农历6月18日,苏维埃红四区区政府在此成立,1932年在此建立保卫局,解放初至1955年是英山县第七区公所所在地。

        1931年9月4日,红四军(军长徐向前、政委曾中生)移驻英山县鸡鸣河,曾中生在李仕彬住宅主持召开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后,又移至段氏府。1940年5月,田月光组建秘密便衣队,在瓦寺前一带展开抗日游击队活动,段氏府为中心宿营地。1941年11月4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野司机关警卫战士350人转战到英山,选中段氏府的优势位置和宽大的房屋面积,在段氏府驻扎宿营,召开军事会议,研究战略部署,在此驻扎12天后,于是11月15日到达英山县城,在南门河滩召开大会,后挺进罗田石桥铺。刘伯承夫人汪荣华同志率部队从安徽转战到英山,又来到南河段氏府,宿营在此,驻扎三个月。2002年汪荣华同志来英山旧地重游,来到段氏府,对这里记忆犹新。并赞叹“段氏府”经过破四旧和十年洗劫的浩劫,还如此保存完好,实属不易。

        1946年9月19日,张体学率独立二旅3000多人,从英山向罗田开进时,遭遇落令河埋伏的敌新十三旅(师)的阻击,牺牲200余人,20日折回段氏府宿营。

        在革命战争年代,作为鄂东党政工作重心所在地的“段氏府”,一次次完成光荣革命历史任务,为英山这块红色土地增光添彩,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伟大贡献。

 

 

 

2020-09-30 黄冈红色文化数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