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仍是铜墙铁壁 ——记解放战争时期的蕲北根据地

大别山南麓、鄂皖之交的蕲(春)北山区,境内群峰际天,林壑萦错。这里曾是鄂豫皖苏区和鄂皖边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7年10月,刘邓野战军在蕲春中南部取得了著名的高山铺大捷。在此次大捷的影响和推动下,蕲北山区成为了整个大别山根据地的南大门及其重要支点,为养护伤病员,保存和积蓄革命力量, 支援外线及各大战场的战略进攻,直至迎接大军渡江作战,实现全国解放,谱写了一曲曲有声有色、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军民同战粉碎“围剿”

 

1948年春,我野战军主力转出大别山后,敌人为了彻底剿灭“赤祸”,迅速调集了整编七师、四十八师、二十八师和江西省保安团以及鄂东保一旅、保二旅等大批兵力,向我鄂豫四、五分区展开重点“扫荡”同时,还利用各地土顽实行残酷镇压。原龟缩于蕲州城内的国民党蕲春县长陈康明、自卫队长罗开三等反动军政人员, 乘机扩充反动武装,成立“戡乱建国委员会”,大肆向我反扑,到处捕杀我地方干部和基本群众。仅蕲中漕河一带,就有区干队长陈霖、贫农团长江祖建、余国春等67人被杀害;蕲中我工作较好的马骅山、冯破屋埤等十多个塆村,被洗劫一空,不少人家连锅碗都被砸碎。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面前,尽管因敌我力量过于悬殊,我军退出了一些据点,收缩了阵地,但根据地全体军民却团结得更紧,斗争也更坚决。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扭转被动局面,2月中旬,五分区副司令员蔡启荣带领一个加强连,深入蕲南敌后,与在那里坚持的蕲南县大队配合作战,开展游击战争。21日晚,正值除夕,我军乘敌花天酒地之际,远距离奔袭国民党蕲春县政府所在地蕲州城。由于出其不意,不仅防守城外的敌自卫队两个中队被我击溃,而且还捣毁了东门外的城安乡公所,共毙伤敌30余人,缴获机枪两挺, 步枪20支。午夜1时许,我撤退后,城内敌人仍惊恐万状,机枪步枪越打越紧,一直打到天明。25日,国民党《新湖北日报》以惋惜的腔调报道:鄂东蕲春县城,雄踞江边,城垣高厚,三面环水,极可险守。驻防城外之两中队,以在梦中,骤不及防,枪械悉被缴去。

遭我军这次袭歼之后,敌人的嚣张气焰有所收敛。我部分游击队和区干队继续在蕲州城外湖区打游击。2月28日,敌七师一七一旅的一个团从广济开往浠水,途经蕲南横车附近时,我区干队配合蕲南独立营,在乌石山居高临下进行伏击,敌不及防,被打死打伤20 余人。待敌扑上山头,我已沿着丛林转移到靠近蕲北的高山上去了。

接着,五分区司令员张国传率部队自蕲北插入广济,协同黄、广两县武装围歼了正在童司牌“驻剿”的江西省保安团两个连,毙伤敌27人,俘敌官兵200余,缴获轻重机枪9挺、步枪200余支、子弹5000余发。

为了加强防守“南大门”的力量,鄂豫军区于3月初将五十一团调来五分区,并在蕲北田家桥改编为五分区十三团。改编工作尚未完成,敌七师便以重兵围攻蕲北,并占据了我五分区活动点张家塝。他们以营连为单位,建立据点,强化保甲制度,采取军事割裂手段, 实行“分区合围”、“纵横扫荡”,局势变得空前严重。4月5日,我蕲北独立第二营营长胡运德在率部突围中中弹牺牲,全营指战员亦几乎全部殉难。4月11日,中原独立旅留在蕲北桐梓河做地方工作的女干部梁桂华也不幸被捕,她在被押解途经响水岩时,趁敌不备, 纵身跳下深达数十米的悬崖,壮烈牺牲。此间,据不完全统计,蕲北地区先后牺牲遇难者达300余人。

为了挫败敌“驻剿”、“扫荡”阴谋,重新打开局面。鄂豫五分区党委决定集中力量,充分发挥地利、人和的优势,灵活机动的打击敌人。4月底5月初,分区将十三团分往各县帮助工作的部队大部收回,并将蕲南独立营和蕲、黄、广县指挥部武装集中合编为十四团,大大增强了机动作战的力量。5月4日,十三团攻克敌据点蕲北望天畈,毙俘敌40余人,缴获机枪两挺,步枪20余支。接着十三团、十四团又取得了玉皇寨等地设伏歼敌的胜利,并收复了五分区机关所在地张家塝,军民情绪大振。

在蕲黄广地方武装合编为十四团时,县、区干部奉命编为武工队并转移蕲北随部队一起活动。在避过敌人的“扫荡”高峰之后, 蕲中、蕲南地区的武工队又陆续打回去了,并成立了以许楚才为书记的临时工委,他们在濒江偎湖的彭思桥、管家窑一带活动,依靠群众出没于敌占区内,发动群众抗丁抗税,并相机打击小敌弱敌。敌人对于这一插入自己心脏的钢刀,极为恐怖和恼火,多次企图消灭,但未能得逞。5月25日,工委率武工队在彭思桥街活动时,国民党蕲春县自卫队两个中队配合敌四十八师一个营分三路“围剿”,工委根据情报,早将武工队分为几个小组,巧妙地绕到敌后,胜利闯回蕲北,地委书记刘仰峤对这支轻骑兵大加赞扬,还向各县推广了他们的经验。

入夏以后,我中原人民解放军连克洛阳、开封等敌重点设防城市,迫使蒋介石不得不将“驻剿”蕲广边的桂军七师北调增援。5月26日,敌七师一个营由广济入境经张家塝向北疾行。为配合外线主力作战,拖住这股悍敌,分区十三、十四团及蕲北等地的小武装设伏于敌必经的张家塝西侧的玉皇寨、郝槎堡一带狙击。敌人一次又一次地组织炮轰和集团冲击,均被我军一一击退。直至次日下午5 时,我军在达到预定目的回撤后,敌才得以溜走。是役共毙伤敌人200余,是我分区干部出击桂军首次取得的胜利。

此后,敌因留蕲黄广地区的力量削弱,只好将“全面扫荡”改为“重点防御”,龟缩在县城和蕲南各据点。我军则由隐蔽游击转为主动进攻。

 

保护伤员  骨肉情深

 

1948年春,设在蕲北山区的临时野战医院随主力部队北移后,数百名不能行动的伤员全部安置在附近大小90多个山村、280多户群众家里,总共只有乔寒光、李佩文等6名医生和少数看护员。医护人员整天翻山越岭,忙于各种查伤送药、换药。伤员的护理、调养则全由群众包了下来。曹家大山李塆农民张松林家收养了12名伤员,全家老小6人轮班护理。重伤员李文斐腰部溃烂,不能移动,张松林和他的叔父张兴义一人守上半夜,一人守下半夜,40多天如一日,直到李文斐能自理为止。谈家沟共收养30多名伤员,药棉供应不上,王全英老人就把家里的一床新棉絮扯碎,用水煮消毒,晒干后分给伤员备用, 并亲自为伤员擦洗伤口。王全英家住有6名伤员,自己一家人吃苕吃毛芋,却想方设法给伤员做白米饭吃。重伤员粟志清感激地称王全英为“妈妈”,至今还常来探望,始终未忘老区人民的深情。

为了保障伤病员的安全,在蕲北县委的领导下,各区、村党组织一面遵照上级指示精神,协助院、所将轻伤员组织起来进行武装自卫;一面派区干队经常活动于山口和进山要道一带,作为院、所的前哨。随着局势的日益紧张,区工委又采取了新的斗争策略:除发展统一战线,在关键地区广泛建立情报网点,及时掌握敌情外,还实行男女老少齐动员,选择深山密林等处建茅棚、挖地洞,发现敌情,就用各种不同的暗号报信,使各户及时转移,确保伤员安全。仅谈家沟一处,就在深山丛林中搭起茅棚35座,挖地洞28个。伤员王林阁脚伤不能行走,每次风声一紧,收养户刘绪之就背他上山,敌人走了,又将他背下来,养护3个多月。李上岩张吉成老人家先后收养了马庭栋、傅更年等7名伤员,他在离家300余米的丛林中搭了三座茅棚,又在沟岩边挖了一个宽长各两米的洞,每得险报,立即把伤员送进茅棚或地洞,并坚持送饭送水,风雨无阻。1948年春节,尽管敌人在加紧“扫荡”,他仍特地到龙井岸商店打酒割肉慰劳伤员。

在掩护伤员的斗争中,根据地的人民经受了极为严峻的考验。1948年3月的一天上午,二卫生所所长刘君和5位医护人员正给伤员换药,忽然一股敌人窜进村,见鸡捉鸡,见狗打狗,见人就抓着要“匪”。60多岁的郑先美老人刚用暗号通知刘所长及伤员等转移,自己却被敌军抓住。敌人先用泡鸡的脏水往他头上淋,又把他绑在板凳上边打边审问,老人总是一句原话:“打死我也没看到共军! ”龙井岸贫农组长张受水把收养的伤员黎连长和张秘书转到山上茅棚后, 敌人放火烧山,他又带着儿子张吉祥钻进烈火中将两位伤员抢救出来,送进地洞,使两名伤员脱险。长洼塆农民张昌顺为给居家的9名伤员改善生活,到白水畈买肉,不料被国民党特务发觉跟踪,他一面用暗号招呼同塆张小毛回家报信,一面故意在路上拖延。到家后, 伤员早已转移,跟踪的敌特恼羞成怒,将他打得昏死过去,又用热水灌活再打,但他坚不吐实,迫使敌人空手扫兴而去。

当敌人采取“梳篦战术”,反复进行搜捕时,蕲北干部和群众只想着掩护伤病员转移,从不考虑个人安危。1948年6月4日,分区参谋长孙超和白水畈区委书记吉子华率领一支20余人的游击队,掩护一批伤病员刚转移到白水畈枫树塆,敌“广西军”600余人跟踪而来。游击队知道,只有冲过塆前小畈,跃上对面金盆架山方可脱险。于是,孙超率领游击队,掩护着伤病员边打边冲,区委书记吉子华在后面顽强狙击,直至弹尽牺牲。此时,敌人又蜂拥而上,并在村后山坡上架起机枪扫射,情况万分危急。为抢救眼前大批革命战士, 塆内妇女王金花舍身而出,扑向敌人机枪手,哭吼着说:“我丈夫正在畈上插秧,千万不能打枪!”并纵身跳到机枪前,将枪口举向天空,匪兵们拳打足踢,她死不放手。趁这机会,孙超等掩护着伤员迅速跃上了安全地带。

就这样,蕲北军民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敌人的搜剿。经过蕲北群众的精心护理,至1948年夏秋,安置在曹家大山、张德斌冲等地的数百名伤员(其中营、连干部28名)陆续康复,走上了新的战斗岗位。

 

乘胜出击  踊跃支前

 

1948年9月末至11月初,为配合主力进行战略反攻,五分区组织团与团、连与连、排与排“打胜仗比赛”,连连出击,相继攻克刘公河、大河铺、漕河等敌之重要据点,共歼蕲春、黄梅等县反动地方武装500余人,捣毁大小碉堡20余座。特别是随之而来的洗马畈战斗,获得更大胜利。

11月7日,我五分区司令部率十三、十四团共8个连650余人,由漕河移驻浠(水)蕲(春)交界的洗马畈地区筹办冬衣。守备浠水县城之敌华中“剿总”独立第一团副团长陶醒时指挥第一营纠合浠水、蕲春两县部分反动地方武装共930余人,对我部联合进攻。黄昏时分,我司令部一面命十四团以两个连迂回敌后,占领洗马畈西侧制高点金谷山及通往浠水县城的要道坳口,阻敌退路;一面命十三团撤至洗马畈街东二里许,以诱敌深入。8日晨,敌以为我军“无力抵抗”,追击愈紧,至10时许,因感后路受到威胁,开始动摇。我十三团乘势大举反攻,敌被压至洗马畈街后西山庙及其附近山地和碉楼内。下午,他们多次向后突围都被我十四团顶回。战至夜11时, 除浠、蕲反动地方武装部分漏网外,余敌全部被歼灭。计生俘敌副团长以下627人,缴获长短枪300余支、轻重机枪34挺、追击炮6门、子弹3.2万余发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

这次战斗,在敌江北防线上打开了一个大缺口,震动很大,根据地的形势迅速好转。五分区因势利导,通过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召开各种不同类型的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我军各大战场的重大胜利和党的新区政策,使游击区内的两面政权和统一战线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连国民党蕲春县政府所在地蕲州城内,也有不少敌方人员通过他们的亲友为我方提供情报。到1949年2月,夺取淮海战役胜利的我二野、三野大军准备自淮北南下,大别山区的敌人纷纷退出沿江或龟缩县城,蕲北根据地已大部解放。此时,五分区在蕲北桐山冲召开区委书记、区长以上干部会议,集中研究了迎接大军南下和渡江作战的问题。会上,还决定将原来设的蕲南、蕲北两县合并为蕲春县,对县、区组织机构和人选进行了重新安排。接着, 中共蕲春县委员会、县人民政府在漕河枫树林成立,为做好支前工作,同时成立了支前委员会。在支前委员会和县、区干部的组织动员下,全县人民踊跃献粮、献款以及筹措布鞋、雨伞等大批物资, 仅大米达229.73万斤。另外,还组织民工数千人,修建了西河驿大桥,修复了英山至武穴公路的蕲春路段。

3月上、中旬,二野前锋和四野大军源源开进鄂东。为扫除渡江障碍,五地委急令蕲春县委派遣熟悉敌情的干部当向导,带领四野一二九师某团进攻蕲州。5月17日,敌在江北设立的最后一个堡垒蕲州被我攻克,全歼守敌四十六师一个营及地方团队共500余人。分区党政机关进城后,当即由十三团团长刘朝望和部分县、区干部组成支援渡江指挥部,迅速组织大小民船200余只,运送大军渡江。处于大别山斗争前哨的蕲北根据地,至此一跃成为我军继续前进的基地, 为实现全国解放,赢得革命彻底胜利又作出了新的贡献。


2020-09-18 《中共黄冈历史党员干部读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