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8年的武汉会战中,日军经赣北、鄂东和豫南向西推进, 企图包围武汉,而在鄂东方向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战役是黄(梅)广(济)阻击战。战场包括设在麻城宋埠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和浠水的前敌指挥部,第一线则连接黄梅、广济大部和安徽宿松的一部分地区。此战役自8月2日日军开始进攻黄梅县城开始,至9月29日田家镇要塞陷落,历时59天,沉重地打击了日军,有效地迟滞了日军的西进速度,为中国方面实行难民和人口的疏散,实行沿海迁汉工厂和武汉原有工厂的内迁争取了时间,同时也为中国军队实行持久抗战战略提供了成功范例。
1938年6月18日,日军大本营发出“大陆令第119号”命令,提出“大本营有在初秋以期攻下汉口意图”;同时又发出“大陆指第161号”指示,要求“华中派遣军应用安广战役之战果,协同海军相机占领黄梅、九江一线”,并要求华北方面军“策应华中派遣军对汉口的作战”。
黄梅、广济地处鄂东前哨,日军沿长江西攻及自长江北岸向汉口推进,此二县为必经之地。为阻敌西进,国民党第五战区李品仙集团在战前即于黄广大道及其两侧构筑工事,布置强有力的部队。同时两县政府动员和组织农民及社会各界民众抢修公路,构筑工事。
7月中旬,日华中派遣军第十一军由安庆溯江而上。军长冈村宁次于7月19日发布攻占黄梅和九江的命令。
7月下旬,长江北岸的日军加强了攻势,连陷皖西的太湖、宿松后,继续西进。当时部署在黄梅、广济、蕲春地区的第五战区部队约8万人,主要是广西军和川军。7月23日1时,日海军兵舰23艘,炮击南岸九江和北岸小池口,并以70架飞机轮番掩护海军陆战队在南北两岸登陆。驻防江北黄梅小池口的国民党军第六十八军刘汝明部4 次击退登陆冲锋之日军,终因日军陆海空联合作战,失去空军掩护的六十八军伤亡惨重,小池口随之失守。
日军攻占小池口后,企图经孔垄北进,与安徽太湖西进的第六师团配合,攻占黄梅县城,但被湖沼所阻,未能得逞。8月1日,自太湖西攻的日军在占领宿松后,分3路向黄梅县城扑来。南路日军3000 人,沿京川公路西进,攻向黄梅县城东北,与六十八军一部和三十一军第一三五师发生激战,双方伤亡惨重。六十八军被迫撤守苦竹, 日军乘机进迫黄梅城郊,向下河桥、鲍家山一线猛攻。北路日军2000人,从宿松狮子头经黄梅刘壁向县城进攻。四十八军第一七六师在两河口、拓林铺一带抵抗,且战且退。日军到达县城附近,守备大胜坡阵地的中国军队一个营奋起抵抗,阵亡200多人。中路日军约2000人,走卓璧山南车谷岭向县城进犯。国民党军第三兵团八十八师在沙岭岗一带抵抗,也未能阻挡日军的进攻。由于敌机疯狂轰炸,县城变为一片焦土,中国守军难以支持。8月4日拂晓,日军分别由东、南两面向城内进攻,守城部队一个团“誓死抵御、伤亡过半”。“至暮8时30分,城被敌炮毁数段,敌乘机涌入,发生激烈巷战。我虽数度突击,终以众寡悬殊,未能将敌逐出城外。至9时30 分,我乃移至城西既设阵地”,黄梅县城沦陷。这是湖北沦陷的第一座县城,也是日军在长江北岸叩击武汉的前进阵地。
刘汝明率六十八军撤出县城后,转移至西侧丘陵地带,继续阻击。鉴于鄂东形势危急,又适逢长江洪水暴涨,为了迟滞日军猛进势头,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批准,刘汝明命令张汉英旅掘开广济龙坪以东北岸江堤。事前,刘汝明已密令龙感湖(宿松、黄梅二县边界)、太白湖(黄梅、广济二县边界)以南、长江以北区域内人民群众迅速迁移,减少损失。由于长江水势大涨,掘堤后孔垄周围一片汪洋,黄广公路被淹,大大迟滞了日军进攻势头,敌我双方在黄梅对峙20余天。
8月22日,日军华中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大将调整战略目标,确定以攻武汉为主,以歼灭国民党军为辅,因此命令第十一军加快前进速度。23日,冈村宁次率领所属的第六师团于8月31日从黄梅附近出发,击败当面之阻击后向广济前进。于是,第六师团决定由牛岛满少将指挥步兵第二十三、四十五联队和两个炮兵联队,组成牛岛满支队,沿黄广大道全速推进。与此同时,第十一军所属第九师团在攻占江南重镇九江后,开始向赣北、鄂南移动。
8月24日,为牵制江南日军进攻,蒋介石命令第五战区发起黄广战役,从广济等处反攻黄梅县城。
在黄梅至广济直线距离仅30公里的尺幅之地,第五战区聚集了8 个师约7万人的兵力,利用天然屏障密集防守,决心阻止日军前进。此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旧伤复发,离职医治,由军委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代行指挥。
8月30日拂晓,牛岛满支队采取多头并进的战术,由北向南,沿黄广公路两侧发起进攻。中国军队4个师正面阻击。战斗首先在大洋庙山口阵地打响。日军先利用重炮和飞机进行狂轰滥炸,继以骑兵冲锋。中国军队第八十四军一八九师利用阵前地势开阔平坦的特点, 组织重机枪构成密集防守,向进攻之敌猛烈扫射,日军在阵前成排成排地倒下。
在大洋庙左翼有一无名高地,它虽然只是一堆隆起的土冈,很不起眼,但这一土冈的得失,足以动摇整个战线。无名高地,成为敌我双方必争的要点。
从8月31日开始,日军使尽各种兵种,不顾惨重伤亡,向高地猛攻,逐步占领前沿3道战壕。第一八九师退至高地最后一道战壕,仍控制山脚和山腹两线地区。日军不敢冒然上冲,便利用烟幕掩护, 企图以骑兵快速冲入一八九师阵地。一八九师以逸待劳,任其马蹄震响,毫无畏惧,待其一出烟幕,即以密集炮火猛烈射击,把日军骑兵打得人仰马翻,仓惶后逃。牛岛满感到大洋庙阵地不易攻破, 随将主力转至大河铺方向。大河铺方向守军第一八八师师长刘任一向从事教育,不敢接近前线,以掌握全局为由,坐镇后方,派长于纸上谈兵、毫无实战经验的副师长刘建常到前线指挥,结果一败涂地,损失惨重。
9月2日10时,日军发动总攻,日机临空扫射石山,山巅守军撤退不及,大部战死。第一八八师被日军拦腰截断,刘任慌忙率右翼部队后撤,当该师散兵涌入八十四军军部时,军长覃连芳才知大河铺失守,气得暴跳如雷,但已无计可施,只得通知一线部队后撤。至此, 大别山南黄梅阵地全被日军占领,横山大路也被日军控制,武汉防线第一线黄梅部分被日军突破,日军主力部队开始向广济进犯。
广济防线,在龙头寨、大小坡、沤烟寨被日军攻占后,我一八九师谭团长率领该团据守广济荆竹铺之卓马寨,掩护主力部队向横岗山撤退,该团陷入日军重围,血战一昼夜,团长与全团官兵壮烈牺牲,迄今当地一些老人还歌颂着这个团官兵保家卫国、英勇牺牲的悲壮事迹。一〇三师在广济大小乌龟山、望儿寨、田家寨、十八垒、毛栗尖、鹅公寨一带,节节抵抗,伤亡惨重,表现了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气魄,该师连长叶成章,在干仕野马洞阵地上用机关枪击落日军低空轰炸机一架,坠落在广济芦家河,不幸的是叶连长在野马河阵地上壮烈牺牲了。我军在广济毛家代山、南山寨、军坊铺一带,也是节节抵抗,与敌鏖战,牺牲极大。从8月31日至9月3日4 天中,日军出动飞机百余架次,从早到晚在广济梅川城轮番狂轰滥炸,投弹数千枚,形成一片焦土,军民尸体,遍布大街小巷,惨绝人寰。9月5日,我抗日部队为了避免惨重牺牲,从广济青蒿铺向百家园、白沙岭转移,下午2时许,20余架日机又大肆狂炸白沙岭、下赵两地,军民死伤甚多。
第一八八师兵败,造成守军颓溃。9月3日,笔架寨、双城驿、大佛阵地先后陷落。9月4日,黄广公路南侧的田家寨、生金寨、鼓兜山与公路北侧的后湖寨相继失守。9月5日,中国军队发动逆袭。驻守凤凰山、猫儿山一带的第六十八军组织大刀队,乘黑摸上大风寨阵地,短兵相接,刀起头落,砍死日军400余名。遭受重创的大本联队施放毒气,守军一个营400余人中毒昏倒,被日军逐个戮死。第一八六师一个团为掩护中毒的守军官兵撤退,扼守卓马寨阵地,死战不退,全团官兵壮烈牺牲。9月6日,白崇禧令第四兵团放弃广济县城梅川镇,转移到第二道防线——界岭以南阵地。日军铃木联队攻占广济县城梅川,广济沦陷。9月7日,第五战区长官司令部遂从蕲春漕河移至麻城宋埠。9月8日,肖之楚的三十一军趁敌立足未稳分3路向广济反攻,三军奋进,杀声震天,日军猝不及防,仓促应战。因日军地处低洼多水,施展不开,所以乱作一团,我军冲入日军阵地,毙敌1000余人,伤敌1000余人。
日军牛岛满支队继续沿公路进犯,与第五十五军曹福林部在松阳激战,突破界岭以南阵地。
日寇铃木联队侵占我梅川城后,9月8日又以飞机20余架,轰炸我田家镇外围阵地松山口。田家镇要塞司令施中诚急电李宗仁救援,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复将蕲春、广济防备重作部署:除一八八、一八九两师因伤亡太重,调汉口整补外,又将第七军张淦部、四十八军、八十四军3个军集结于广济百家园、白沙岭、槐树山、蕲春莲花湾一带;以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廖磊驻守蕲春莲花湾,六十八军刘汝明部分驻广济蔡林湾、桥头湾、吕四房、居家岗一带;四川部队驻广济龙顶寨一带;十五师汪文斌部驻广济四望山、两山寨一带; 四十四师驻广济大金铺、若山坳、两路口、九龙城一带,二十一师与六十七师驻广济松杨桥、吴屋脊、李兴四一带。
9月13日,我抗日军队在广济全面总反攻开始。第七军与四十八军在广济梅川西,蕲、广公路和四顾坪山一带山地与日军展开了拉锯战,我抗日军阵地,白天受到敌机低空轰炸的威胁,阵地被日军侵占,一入夜间,即强行夺回,广西部队与敌反复冲杀,有的达八出八进之多。广济北岳山、饶婆岭的牵制战中,八十四军为了争夺岳山,失而复得亦有6次之多。
在广济崇山口的争夺战中,广西部队一七四师,不顾日机狂炸, 前仆后继,不断冲锋,奋勇杀敌,围歼日军400余人,终于夺回了崇山口阵地(蒋介石传令嘉奖一七四师,现在崇山口外的白骨塔,埋藏着当年一七四师官兵的忠骸)。与此同时,第十五师为了策应一七四师崇山口的争夺战,9月22日与日军在广济四望山作拼死战斗,牺牲官兵竟达2000多人(现在四望山的白骨塔埋藏着当年十五师官兵的忠骸)。
同一时期,四川部队在广济龙顶寨与日军作殊死战斗,3次抢夺龙顶寨,牺牲达3000多人,战后龙顶寨一带山地,官兵忠骸遍野,惨不忍睹。
我抗日部队,在空前激烈的反攻战斗中,各条战线均作出了重大牺牲。当时正是中秋前后,阴雨连绵,云雾弥漫,日机不能出动, 战斗形势对我有利,因而盘踞在广济许家铺(王贵附近)的日军, 被我六十八军包围,已成瓮中之鳖。殊不知敌人作困兽之斗,采用惨绝人寰的恶毒手段,施放了芥子浓性毒弹,毒死了我六十八军官兵数百人,在广济许家铺、胡家塘畔一带,尸体摆成三行,长达约一华里;第九师因战斗失利,弃守崇山口后,涂仁湾一带山地,第九师官兵尸横枕籍;与此同时,五十七师的防地龙坪、武穴两地, 亦相继被日军攻占,只有施中诚师死守田家镇要塞核心,并在戈马塘、冷阴塘一带山地,与日军鏖战了十多天,该师团长龙子育(施中诚外甥)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壮烈牺牲。9月29日,田家镇要塞陷入敌手,黄广阻击战至此结束。第五战区李品仙第四兵团和第二兵团李延年部是黄广阻击战的主力,他们英勇作战,给予日军沉重的打击,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仅在广济境内的激战,便伤亡14700余人,为伟大的抗日战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田家镇位于长江北岸的广济境内,东去九江60公里,西距武汉200公里,它背负松山,南临长江,江面狭窄,江面仅宽500米。对岸为半壁山,峭壁临江,形势险要。山口后为黄泥、马口两湖东西并列,两湖之间有鸭掌山孤峰擎天。田家镇与半壁山如同锁江之钥, 易守难攻,自古有“楚江锁钥”、“长江咽喉”、“荆楚门户”之称。蒋介石认为田家镇乃武汉门户,战略要地,下令死守。田家镇要塞的守卫由第五战区李延年兵团的第二军负责,下辖郑作民的第九师和施忠诚的第五十七师,以及要塞炮台、军舰等。此外,为了便利指挥,将江南半壁山(也称田南要塞)驻防部队(属第九战区),于1938年9月15日划归五战区管辖。
日军把田家镇要塞视为占领武汉的严重障碍。冈村宁次叫嚣:“只要能攻下田家镇,占领武汉只是时间问题。”于是,命令第六师团迅速夺取田家镇。第六师团根据冈村宁次的命令,派今村胜次少将指挥一个步兵联队,利用牛岛满支队与中国军队第四兵团主力僵持之机,绕道松山口,偷袭田家镇。
得知今村支队向田家镇扑来,第五战区代司令官白崇禧向田家镇正面守军发布紧急命令:“日军步、炮各一联队,在飞机协助下,正向田家镇前进中,各师务必痛下与敌偕亡的决心,固守反击,再创大捷。”
松山是田家镇北面高地,延绵10里,高不过300米,仅有东、西、中3处险隘狭口,易守难攻。担任松山防守任务的是第九师的3个旅。
9月16日拂晓,敌以优势兵力,在数十门大炮的掩护下,向我第二十五旅纵深阵地发动全面进攻,黎明敌机一个中队对我军阵地进行轮番轰炸和扫射,日暮始逸去。师长郑作民鉴于我军缺少防空武器,命令各部队组织轻、重机关枪、步枪狙击手进行对空射击,迫使敌机不敢低飞,有效地减轻了敌机对地面所造成的威胁。我军迫击炮也参加了对空射击。一架敌机俯冲时被击落,极大地鼓舞了我军士气。阵地上终日硝烟弥漫,血肉横飞,天空中刺耳的飞机啸叫声,地面的枪炮声和战士们与日军博斗的撕杀声连成一片,真是惊天动地而泣鬼神。我守军凭籍既设阵地,在要塞炮兵及军师炮兵部队有效火力的支援下,沉着应战,迎头痛击来犯之敌,阵地失而复得。第一营营长李景贤身负重伤,副营长王惜时代理继续指挥,许多负轻伤的官兵,裹伤后坚持战斗,阵地被敌炮火摧毁了,就利用弹穴作掩护,弹药用尽了,即凭籍刺刀与敌人进行白刃战。五十二团一营三连班长时克俊,在与敌肉搏时,手中枪被敌人拨掉,他即徒手将敌人抱着,扭打摔跤,被敌人咬掉左耳,但他不顾疼痛,奋力用手卡着敌人的咽喉,硬是将敌人活活卡死。
经过两天的激烈战斗,第二十五旅伤亡营长以下军官60余人, 士兵900余人,日军也伤亡惨重,尸横遍野。此时我右翼阵地被敌突破,同时发现有小股日军窜扰我松山阵地西北后方,第二十五旅主力遂退守松山西北段,维护后方交通。
日军在攻占我军外围阵地后,遂集中优势兵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我要塞主阵地采取波浪式的进攻。我军官兵抱着誓与要塞共存亡的决心,凭籍既设阵地和严密的火网,打垮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猛烈进攻,师长郑作民和第二十六旅旅长杨宝钰,始终在第一线亲自指挥,与日军作寸土必争的英勇战斗。多处阵地被敌突破后,各部队即适时的组织预备队进行反击,夺回已失的阵地。第五十三团重机枪一连少尉排长袁次荣,在弹药用尽、全排士兵全部伤亡的情况下,眼看他的阵地要被敌人攻占,他便一人把阵地上的手榴弹收集在一起,向进攻的敌人投去,炸死炸伤数十人,最后敌人发觉阵地上只有他一人,就从四面八方蜂拥而上。袁排长毫无惧色, 他打开重机枪的机匣盖,把最后的一颗手榴弹放进机匣,拉开火索, 用双手将枪身紧抱,轰的一声,顿时血肉四溅,袁排长就这样为中华民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进攻的敌人见此壮举,惊得目瞪口呆。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整整8昼夜,旅长张宝钰英勇负伤。我军主阵地及要塞仍安如磐石。从9月17日晚开始,鄂东小雨,18日转为大雨,山地泥泞,沼泽水漫。日军坦克深陷泥潭,飞机不敢低飞,炮火找不到目标,进攻十分缓慢。横亘在日军面前的我守军阵地上,还有两道铁丝网和数条水泥战壕。
为了抓住这一有利战机,白崇禧命令等候已久的中国军队侧翼部队出击。张义纯率第四十八军、肖之楚率第二十六军、何知重率八十六军分别从蕲春、广济等地插入广济南部从敌侧背猛攻,一举切断今村支队的退路。19日,今村胜次动用预备队担任后方防御,仍不能堵住南进夹击的中国军队。20日,今村胜次从主力部队中抽出步兵中队增援后方。松山正面中国军队压力减轻后,迅速稳定阵地,派遣有力部队出击。今村支队陷入南、北、西三面围攻之中,只有东面无敌, 但是东面是大片湖沼地带,退往该处只能是死路一条。覆灭的梦魇笼罩着今村支队。
今村胜次向稻叶师团长告急。第六师团主力正遭受白崇禧各部日夜缠斗,无法脱身。稻叶中将抽调步兵第四十五联队第二大队(山本)赶往救援,该大队行至四望山被困。21日,稻叶又拼凑4个步兵中队、2个山炮中队、1个辎重兵中队组成池田混成大队驰援。池田少佐麾部前进不及20里,即被我优势守军围困,动弹不得。稻叶、今村智竭技穷,只好向军部求救:“今村支队数日作战即伤亡680名,已失去战斗力,请军司令部大力援助,救出困境”。
如果中国军队全歼今村支队,牛岛满支队及第六师团便面临灭顶之灾;第六师团中路颓败,则整个南、北两路便失去重心,攻占武汉只能是水中捞月。冈村宁次清楚局势的危险性,他紧急与海军协商,决定派波田支队从长江登陆解围。
9月23日,日本海军独立工兵中队冒险驶过泛滥水路,到达今村支队东面的黄泥湖畔,进行弹药、粮秣补给,给这一具已失去活力的僵尸注入一丝生气。今村胜次孤注一掷,派涉谷少佐指挥3个步兵中队、1个速射炮中队组成混成大队,从松山口东面突围,向铁石墩方面前进,企图救引增援部队。
日方把拯救江北战局的希望放在涉谷混成大队的破围行动上。
涉谷少佐指挥部队向来路逆袭,此举出乎我守军意料。日军很快攻破铁石墩防线,与受困于四望山的山本大队会合,一同向池田混合大队移动。中国军队为防止3股日军合拢,以师为单位,猛攻池田混合大队,给予该大队重大杀伤,同时增加兵力插入夹隙,阻止破围日军回援。24日至26日,经过3天追逐与反追逐,堵截与反堵截,涉谷、山本两队日军抛下累累尸体,与今村主力会合。26日, 波田支队由崔家山登陆,使用毒气弹,撕开中国军队防线,在田家镇南面开辟新战场,与恢复元气的今村支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27 日,日海军第三舰队陆战队奇袭鲁家山、墨家山阵地。从27日开始, 日机30余架对松山口、田家镇要塞阵地狂炸数天,投弹5000余枚。中国守军浴血鏖战,反复肉搏,双方死伤惨烈。
9月28日,日军出动78架飞机、集中100多门重炮,实行地毯式轰炸,田家镇核心阵地防御工事全部被毁,守军龙子育团长英勇督战,不幸中弹殉职,全团官兵死守不退,悉数战死在核心阵地。
为了保持有生力量,9月28日午夜,第五十七师主力撤出田家镇,退守蕲春。29日,田家镇要塞失守。
在保卫田家镇要塞的战斗中,第九师伤亡旅长陈德馨以下军官130余名,士兵2000多人。第五十七师的剩余部队只编了9个连,并入了第九师。日军付出了更为惨重的伤亡代价,此役中国军队先后毙敌近7000人。
在武汉外围的蕲黄广地区,日军因与中国守军形成僵持状态, 于是改变战略,另兵分两路,向大别山北麓西进。一路自正阳关攻向河南的固始、潢川、罗山、信阳,目标是截断平汉铁路后再南下武汉;另一路则由合肥攻向六安,目标是突破大别山南下,呼应黄(梅)广(济)之日军,对武汉形成大包围的态势。
1938年9月16日,日军第十三、十六师团和第十师团之濑谷支队攻占商城。为阻止日军南下,第五战区第三兵团总司令孙连仲将所辖3个军全部部署在麻城沙窝、小界岭一带,与南进之敌决战。
孙连仲守军分为左右两翼。以田镇南的三十军,冯安邦的四十二军为右翼,宋希濂的七十一军为左翼,摆开阵势迎敌。孙连仲的指挥部则设在小界岭村公路东侧名为裴树凹的小山沟里。这支部队在血战台儿庄后,几乎伤亡殆尽,经过补充整训,斗志高昂。
日军第十三师团在飞机、重炮和坦克的掩护下扑向右翼部队阵地。三十军、四十二军将士浴血奋战, 打退敌人多次进攻。第三十师因伤亡惨重,师长张金明打电话请求增援。孙连仲对着电话大吼:“增援部队?一个也没有!你部只要还有一个人活着,这个人就要给我站在阵地上!……”
敌机扑进山沟,炸毁了指挥部,孙连仲从地上爬起来,又扒开瓦砾,救出苏联顾问,拉着他钻进树林里,继续指挥作战。第三十一师的阵地被日军突破,孙连仲抓起一只冲锋枪,带着警卫人员冲上去督阵。正在溃退的官兵立即转过身去,拼死反击,硬是将阵地夺了回来。
现106国道小界岭村牌公路西侧,有一颗硕大的白果树,树围3米多,浓荫覆盖面200平方米。据宋希濂回忆,当年他和三十军军长田镇南的指导所,就将帐篷扎在这颗大白果树下,一旦发现敌情变化,两位军长不用通电话,可坐在一处面对面策划,左右两翼部队如一个人的两只拳头,左右开弓,重击日军。
抗日英雄、时任七十一军三十师一七六团团长的许德厚老人回忆小界岭战斗时说,这是他军人生涯中最残酷的经历,有五“最”:一是他指挥作战人员最多的一次,共7个营兵力。二是战斗时间最长的一次,35天。三是最激烈,也是伤亡最多的一次,全团2800人中撤出战斗的仅有300余人。四是消灭日军最多,在他们阵地前沿,有3000多日本兵丧命。在友军接防该团阵地前,他们没有放弃一寸阵地。五是最残酷的遭遇,日军使用了毒气弹,由于防毒面具不多, 许多战士在掩体里就失去了战斗力。
日军在小界岭阵前费尽心机,直打到武汉总撤退前,仍未能突破守军阵地。
小界岭保卫战,历时月余,是中日武汉会战中唯一没有被日军突破的防线。中国守军虽然伤亡惨重,但将士们同仇敌忾,血战到底,狠狠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迫使日军改变进攻路线,从潢川、信阳、应山一线西进。为避免陷入日军包围圈内,小界岭守军奉令西撤。阵亡战士就地葬于大别山界岭南北的高山峡谷。
1945年5月9日,苏联红军攻克德国首都柏林,法西斯反动头子希特勒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自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在东方战场,日本仍负隅顽抗。根据雅尔塔协定,1945年8月9 日,苏联百万红军进入中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对日作战节节胜利,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两颗原子弹。8月9日,毛泽东发布《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猛烈地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
8月10日,朱德总司令向解放区部队发布进军命令,八路军、新四军立即向敌占城镇、交通线和东北地区进军,展开大规模的反攻,收复了大片国土。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打击下, 陷于山穷水尽的地步,无力再战,被迫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在鄂东地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对日伪军展开强大的政治攻势, 同时对拒绝投降的日伪军坚决予以打击。8月下旬,鄂东一军分区在攻克黄陂甘棠铺、六指店后,随即向河口拒降之日伪军发动攻击, 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从南面和西面合围。在抗日武装的强大攻势下,驻河口镇的伪黄安县大队全部缴械投降,俘虏300余人,缴获了一批轻重武器。
在收复河口的前后,鄂东抗日军民向其他日伪据点发起攻击。8 月中下旬,陂安南县地方武装先后收复了岐亭、石板冲、刘福二等敌伪据点。9月16日,黄冈县地方武装攻占黄州,沦陷了七年的黄州古城回到人民手中。
鄂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长期抗战,作出了巨大努力,蒙受了重大牺牲,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