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木兰山到柴山堡 ——工农武装割据的开始

黄麻起义的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在敌人的疯狂进攻和残酷镇压下,遭受了很大损失。他们从黄安城突出重围,于1927年12月下旬转移到黄安北乡木城寨。在这里,黄安县委和鄂东军负责人吴光浩、戴克敏、曹学楷召开会议,作出决定,为了保存力量,继续斗争,除留少数人就地坚持外,大部分人转移到外地游击。根据县委指示, 吴焕先、王秀松、赵赐吾、田开寿、李先念等10多名革命骨干,分别在七里、紫云、高桥、二程等地领导群众开展斗争。同时在黄安北乡闵家祠堂集合了72人,共有长短枪53支。在讨论队伍的行动去向时,大家经过比较,选定与黄安相邻的黄陂县北部的木兰山。他们认为,那里敌人力量薄弱,没有正规军,只有少数地方反动武装; 党在那里有一定的社会基础,还有一些社会关系可以利用;同它靠近的黄安高桥、二程等地,党有较大的力量,可以随时得到支援和掩护。12月29日,鄂东军到达木兰山。

1928年1月1日,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在木兰山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吴光浩任军长,戴克敏任党代表,汪奠川任参谋长; 同时组成了由吴光浩、戴克敏、曹学楷、戴季英、汪奠川等为负责人的新的中共黄麻特委。经过短暂休整,第七军便在木兰山周围开展活动,他们四出宣传,发动农民群众,破坏敌人交通,打击反动

武装。1928年1月23日是农历春节,第七军攻克封建堡垒罗家岗,当即开仓分粮,造成很大影响,第七军声威大振。

敌人发现工农革命军在木兰山活动后,立即调动部队前来“围剿”。第七军机智英勇地冲出敌人的包围,东进黄冈、罗田等地游击。留下部分力量由曹学楷、徐朋人负责组成第八军,在当地坚持斗争。此时黄罗地区的革命力量同样遭到敌人严重破坏,第七军到处受到敌人的围追堵截,活动异常困难,遂于1928年3月初重返木兰山,与第八军会合,第八军番号随之取消。在这一个多月中,第七军日夜与强敌周旋,一日数迁,历尽艰辛。第七军返回木兰山后, 为了便于活动,将部队编成4个队分头游击。戴克敏、徐其虚率一个队北返黄安,王树声、廖荣坤率一个队东进麻城,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联系群众,了解情况,打击反动势力,准备接应部队重返黄麻老区。吴光浩率一个队到河口以北,汪奠川率一个队仍在木兰山周围活动。这4支队伍分开后,更加灵活机动,他们采取昼伏夜动、远袭近止、声东击西、绕南进北的办法,机智巧妙地打击敌人。就在这时,敌人内部出现矛盾,驻在黄麻地区的敌十二军部队撤回河南, 敌人力量大为减弱,使第七军的活动有了可乘之机。戴克敏、徐其虚率领的一个队4月7日消灭了紫云区上戴家的反动民团,缴枪10余支。随后,第七军按预定计划全部返回黄麻地区。

在第七军转战木兰山期间,黄安、麻城两县的土豪劣绅纷纷建立“清乡团”,和国民党反动军队一起,对革命人民进行血腥镇压。许多村庄被血洗,到处是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但是,残酷的屠杀并没有吓倒经过革命斗争考验的黄麻人民,他们怀着满腔的仇恨坚持斗争, 更加盼望工农革命军打回来报仇雪恨。当第七军返回后,群众一见就热泪盈眶,满怀悲愤地向战士们控诉敌人的罪行,要求向敌人讨还血债。群众的控诉,激起了部队指战员的复仇怒火。第七军随即向土豪劣绅“清乡团”展开猛烈反击,广大群众也闻声响应,每逢作战,人群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涌来配合,先后参战的群众人数达20万以上。几天之内,就消灭和驱逐了七里、紫云、顺河、乘马等地的一些地主武装。农民高兴地把这次胜利称为“二次暴动”。

第七军返回黄麻不久,敌人又加紧了对革命力量的进攻,他们调进大批军队,到处设立据点,实行严密的控制和“清剿”。为了摆脱强敌的追击,第七军只得活动于鄂豫两省边界,利用两省反动军队行动不尽一致的空隙和矛盾,跳来跳去,辗转游击。在多次往返进退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河南省光山县南部的柴山堡地区是个展开游击的好地方。这里地处鄂豫两省的黄安、麻城、光山三县边界, 是个三不管的地方,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当时驻在这里的国民党十二军和十八军闹矛盾,十二军撤到了河南,十八军也只驻在七里坪、檀树岗、箭厂河等几个集镇上,一处只住个把连,兵力很少。两省的驻军越界行动,一般早去晚归,不长驻留。原来反对革命的红枪会,由于受到革命力量的打击和下层群众的日益觉悟,这时也不愿卖力与革命为敌。当地贫苦群众在黄麻起义的影响下,对革命有较深的认识,群众基础很好,加上这里崇山峻岭,地势险要,又与黄麻两县七里、紫云、乘马等革命活动区毗连。这些客观条件十分有利于工农革命军坚持斗争。于是,在1928年5月间,中共黄麻特委和第七军领导人在黄安县紫云区檀树岗乡清水塘举行会议,决定在恢复老区工作的同时,开辟柴山堡地区,以便在黄安、麻城、光山三县交界的摩云山、羚羊山、木城寨、光裕山之间,创造一个比较稳定的立足点,作为对敌斗争的依托,于是第七军开进柴山堡。这个决定和行动,实际是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萌芽和开端,成为第七军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从木兰山到柴山堡,工农革命军在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和多次挫折之后,终于走上了边界武装割据的正确道路。


2020-09-18 《中共黄冈历史党员干部读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