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光明和希望。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从黄冈走出在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求学或打工的青年知识分子,通过各种途径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
1919年夏天,董必武和陈潭秋在上海相识,志同道合,都认为中国只有走俄国革命的道路才有出路,并相约回到武汉,用办报纸或办学校的方式,在工农民众和青年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革命活动。
1919年8月,董必武从上海回到武汉,经过一番努力,私立武汉中学在武昌创办。他邀请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陈潭秋、陈荫林、刘子通等到校任教或授课。在董必武的主持下,这所学校大量招收贫苦的工农子弟入学,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鄂东的黄安、麻城、黄冈等县,他们中很多人在这里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920年2月,《新青年》杂志主编、北京大学教授陈独秀应邀到武汉讲学,进一步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当时正在武汉做新闻记者的另一黄冈人包惠僧因多次采访陈独秀,与陈独秀建立了密切的关系。1920年6月, 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1920年秋天,在上海加入共产党组织的湖北鄂城人刘伯垂,受陈独秀委托到武汉建立共产党组织。刘伯垂到武汉后,分别同包惠僧、董必武、陈潭秋取得联系, 并就建立党组织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
1920年8月,在武昌抚院街(今民主路)97号董必武与同乡张国恩开办的律师事务所举行会议,正式成立了武汉共产党组织(当时叫共产党武汉支部),这是湖北最早建立的党组织,也是全国最早建立的党组织之一。出席武汉共产党组织成立会议的一共有7人,他们是湖北省最早的共产党员。这7名共产党员中,除刘伯垂、郑凯卿2 人外,其余5人全是黄冈人,他们是:董必武、陈潭秋、张国恩、包惠僧、赵子健。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董必武、陈潭秋代表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出席会议。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派包惠僧代表他参加了党的一大。这样,参加党的一大13名代表中就有了3位黄冈人。
黄冈这一批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入党的党员,从入党之日起, 就为党的事业不屈不挠,英勇奋斗,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